51TV 52TV
CNFLIX CNFLIX

《浪浪山》遭恶意抵制,这个世界又癫成了我不认识的样子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17   浏览次数:706    评论

暑期档票房角逐进入白热化,《浪浪山小妖怪》正式突破8亿大关,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冠军。

但这几天,电影在某平台的官方评论区被攻陷了,不少人破口大骂,还去豆瓣打一星,连出品公司的股价都下跌了。


这一切的起因,竟然是小红书组织的观影活动邀请了傅首尔苏敏,她们看完片分享了自己的感受......

想黑一部电影的理由有很多,但这绝对是最荒谬的一次。所以,这次是低级商战还是对人不对事?


暑假动画合家欢,她们看了就不行?

这件事盘一遍来龙去脉会发现,人为煽动的可能性很大,很多信息都是曲解和误读。

昨天冲上热搜的话题是:大批网友因傅首尔给浪浪山小妖怪打1分,这是先拿傅首尔开刀了。

那天活动上,傅首尔看完电影后分享了离婚经历,本意是想聊亲子关系,提及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离婚。

原话是说“人生是旷野,不存在跑偏,就算跑偏了也会看到别的风景”,但经过恶意剪辑,被曲解成了“傅首尔劝大家离婚”。


这场活动苏敏也在现场,她是电影《出走的决心》原型,50岁时逃离家暴成性的丈夫,孤身自驾环游全国。

看完电影苏敏发了微博,说“在猪妈妈身上看到了前半生的自己”,并一直在想“猪妈妈是不是也能离开浪浪山”。

这段话又让不少人破防了,说敢情你是想让猪妈妈抛下瘫痪的丈夫、吃奶的娃娃,独自一人出去旅游?

这不是逃避家庭责任、破坏家庭和谐吗?


其实这两位的原话都不存在劝大家“逃避家庭”或“鼓励离婚”,而是谈自身经历分享观影感受。充其量就是一场观影活动上,两个“大V”被cue起来谈了谈观后感。参加过我们观影团的朋友应该知道,这个操作基本不属于让“大V”背书,更多是私下分享性质。

总不能让傅首尔、苏敏去共情白老鼠精和黄眉怪,诚心悔过劝大家别吃童男童女吧?这才真的值得炸上热搜。

苏敏甚至放出了发言的原视频,强调自己是“履行完母亲的责任”才出去旅行的,没有鼓励抛夫弃子,已经很克制了。


中国各地的观影活动数量以十万记,因为一个人发表了影评,就去抵制这个、抵制那个,在逻辑上和现实上都说不通。


而整件事最诡异、最奇怪的,是“网友们”听到傅首尔和苏敏观后感之后的“反弹”。

除了某些营销号有意“带节奏”,不少吃瓜群众也破防了,打着电影粉丝的名义拍案而起,站起来说自己被电影宣发背刺了。

他们觉得《浪浪山小妖怪》本来就是一个主打温情、强调合家欢的电影,但你宣发方不但找来一群有争议的人物来“搅局”,竟然还堂而皇之地让她们违背电影价值观发言。

一家三口开开心心来看电影,结果被劝抛家弃子了?


所以,针对“宣发请来傅首尔和苏敏”,一拨人对电影开始了报复性“抵制”、“避雷”和“差评”。

虎扑是重灾区,电影评分已经从9.8降到6.1了。



《浪浪山》遭组合拳,是倒霉还是低端商战?

电影这次绝对是躺枪,因为喷子们根本没找对战场。

观影活动是小红书主办的,是以电影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之一,不是宣传,跟片方没关系。

活动当天是小红书包场放映,现场来了很多嘉宾,都是小红书博主。看完电影后大家轮流分享感受,不少人都提到了属于自己的“浪浪山”。

就算本片导演也在现场,但总不可能在别人发言提离婚的时候,捂住嘴说“我的观众可听不得这个”吧?


但这把火能烧到电影主创身上,也不是空穴来风。前阵子导演接受采访时就提到影片中有致敬游戏《黑神话·悟空》的彩蛋,当时就被人狙了一次。

因为《黑神话·悟空》主创的一些操作,这款游戏被认为是“辱女”,而《浪浪山》的导演公然去致敬辱女游戏,不就坐实了自己也是个“辱女”的家伙嘛?

况且电影本身就是“男性向”,女性主创不多,女角色也只有猪妈妈一个,所以抵制《黑神话·悟空》的人,干脆把《浪浪山》一起抵制了。


“致敬黑猴”这事在前,而“傅首尔、苏敏”一事在后,就有人分析后者是对前者的“危机公关”。

他们猜测是“导演致敬辱女游戏”惹怒了部分女性观众,所以宣发找来“傅首尔、苏敏”这类独立女性标签的人“扳回一城”。

没想到这下把一部分男性观众惹怒,两边不讨好。

我觉得《浪浪山》主创现在应该委屈得很,就像王樾在脱口秀里说的:我走在路上好好的,有两拨人拿着那么粗的木头上来创我!

左一下,右一下,都说是为了公理和正义。


作为上影的精品之作,《浪浪山》不管是官媒还是民间口碑都很好,票房占比逐步提高,甚至颇有当年《大圣归来》“自来水营销”、“民选破圈”的感觉。

它本来理应很“安全”,靠短片动画起家,让ip形象闯出了独特赛道,没有真人出演,就不用担心陷入粉圈大战。

题材又以“西游”故事为蓝本保驾护航,中国人总挑不出四大名著的毛病吧?

没想到就在它暗暗发力的时刻,却风云突变,被迎面打了一套来自性别议题的组合拳。

这事越想越怪异,尤其这么多巧合碰在一起,又有人恶意引导话题,很难不往低端商战上去考虑。

苏敏还在不厌其烦地去澄清,说自己成了商业竞争的牺牲品。


其实苏敏阿姨也不用太紧张,即使这事不是低端商战,部分网友针对的也不是她本人,而是她一个完整血肉的活人、不幸婚姻的完美受害者,被扭曲被抽象成“离婚”两个字,从而成为这帮比她孩子还年轻的网友们攻击某种议题的肉盾而已。


性别议题越打越抽象,伤害的还是电影

《浪浪山》这次遭受的无妄之灾,让我发现这个世界又癫出了我不认识的样子。

不知道谁提出因为某个人看过电影并宣传电影,就“抵制电影”这个方案,有脑子吗?是说傅首尔看过的电影就都不能看了吗?

那傅首尔买票去看《流浪地球3》的首映,能不让她买?她在路演的时候要发言,能去把话筒砸了?到时候也要抵制《流浪地球3》吗?

我要是傅首尔,我现在就在微博上发表观点“屎不能吃”,看看有多少人为了反对去吃屎。


反过来说,一群人盯着电影的“女性角色和主创比例”也很无语,这又不是讨伐“男宝妈”、“娇妻”、“媚男”的时候了?观影标准就跟某些男性的择偶标准一样,女的就行?

一部电影好不好,不从影片内容判断,从主创和角色的男女比例判断,那大如传和《我本是高山》都是好片子,大家多看几遍呢。


性别议题越打越抽象,因为它的底层逻辑就有问题。

世界无法以性别为界简单地劈成两半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、不同的精神侧面,每个社群都会分层,每个阶层都可以纵切。

一份简历写几千字,别的都不看,只看性别,这不是弱智吗?

人是复杂的,作品也是一样。贵圈虽然富贵,可大环境下,无论是创作还是项目运营都不容易。

拍电影是成百上千的工作人员要付出努力,才有一个成型的项目,运营链条上更有诸多环节,牵涉到更多人。

如果连嘉宾发言观众也要审核,而且审核得事无巨细,那我敢说,以后中国永远也拍不出观众满意的作品,因为“引爆”一部电影太容易了。

就按这个组合拳的套路,把郭帆、饺子的每一部作品都爆破了才费多大劲?


成年人的要义之一,就是认识到自己无法独占世界。你喜欢一部电影,只能代表你喜欢,没有其他意义。

什么人才会觉得“傅首尔也评论了我喜欢的电影,电影脏了”呢?怕只有巨婴了吧。

三岁以上的小孩子都学着和小伙伴分享玩具了,傅首尔还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呢,知识也脏了?


E姐结语:

“请傅首尔”的舆情发生后,我上微博知乎逛了一圈,心里多少宽慰了一点,不是因为正常人多,而是我发现一些知名拳击KOL也陷入了迷茫,开始讨论“这个打法对吗?”

敢情你们的脑子也是还没被丧尸啃完啊,终于发现这个打法全是BUG了。

每一个看过电影的人,咱们不妨摸着良心问一句,这电影到底是哪儿有问题?

稍有一点不合你的心意就“抵制”、“避雷”的,你算老几,地球非得围你转,你是太阳吗?

与其在网上当个二极管裁判,不如先学会当个正常观众。毕竟电影拍出来是给人看的,不是给你的“真理”当战场的。

浪浪山就在那儿,爱看看不看别看,大放厥词没有意义。

今天的深夜话题是:

你怎么看《浪浪山》被恶意抵制?



THE END
15
评论区(0)
最佳 最新 最早
头像
{{e.user_name}} {{e.format_time}}
{{e.content}}
头像
{{child.user_name}} {{child.format_time}}
@{{child.reply_user_name}} {{child.content}}
头像
{{child.user_name}} {{child.format_time}}
@{{child.reply_user_name}} {{child.content}}
展开更多

暂无数据